11月20日,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舉行“學思想 強黨性——傳承紅色基因”宣講報告會,5個家庭的代表將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家風故事娓娓道來,挖掘紅色家風故事的思想內涵與時代價值,以實際行動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黨員干部中不斷賡續傳承。
如今,我們所處的時代正在發生深刻的社會變革,城鄉家庭結構、生活方式、價值觀念等方方面面都發生了新變化,隨之帶來了家庭結構嬗變、家風建設意識淡漠等問題。現實社會復雜多變、誘惑叢生,“家”是我們抵御各種誘惑的第一道防線,也是照進我們精神世界最溫暖的一束光。在意氣風發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,我們應當深刻把握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豐富內涵,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、紅色文化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汲取智慧和養分,讓新時代家風建設既傳承“文化基因”也彰顯“時代風貌”。
新時代的好家風是彌漫在“煙火味”中的“愛”。在以外賣、速食為標志的快節奏城市生活中,很多年輕人鮮有空閑和余力親自下廚房。事實上,烹調一頓美食,可以沖淡奔波的焦慮和疲憊。當我們安心坐下來用餐的時候,一家人團圓,推杯換盞、笑語滿堂,那份獨特的儀式感就在餐桌上展現出來,使得這餐飯帶來的不僅是味覺上的滿足,更是一種家人之間愛意的交流和表達。和睦友愛的家庭關系是培育好家風的基礎,也是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風氣不可或缺的“家元素”。
新時代的好家風是蘊藏在“書香氣”中的“勤”。《人世間》的作者,著名作家梁曉聲曾經說過:“最好的家風,一定是有讀書傳統的家風。”近年來,各地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以優良家風傳承為主題的親子閱讀活動,鼓勵廣大家庭閱讀傳統經典、傳承紅色基因。工作之余,父母不妨放下手機,拿起書本,跟著孩子一起朗讀優質繪本、故事等,也可以拿出宣紙、毛筆,寫寫毛筆字,或一家人一起收看“中國詩詞大會”“經典詠流傳”等節目,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吸收智慧與能量。勤于讀書、知書循理,懂得善良守正、淡泊樸素、真誠平和。書香的滋養如涓涓細流,潤澤心靈,在不經意間養成勤奮、清醒、謙遜的人生態度,也構建出立身處世的原則和淳樸清正的家風。
新時代的好家風是流淌在社會文明中的“信”。“中國好人”陳廷海的兒子陳超說:“父母都是農民,沒有給我講過什么重信守諾的大道理,但一輩子都在用誠信教我做事做人。”在廣東,藥店店主豆碧珍在湛江市硇洲島30多年誠信經營,守護著島民的健康和用藥安全;在湖北,退伍軍人馬盈安為了一句約定,替犧牲戰友盡孝22年……積土成山,積水成淵,當家庭個體人性中的誠信和責任得到充分展現,社會文明的大廈就有了更加堅固的支撐。
家風純正,雨潤萬物;家風蔚然,國風浩蕩。優良的家風是時代的要求和呼喚。無論社會如何變遷,生活方式如何演變,我們都應重視家風建設,營造健康和諧、向上向善的社會風氣,使之在新時代閃耀出更加燦爛的光芒。